财务处
 首页 | 机构设置 | 财务资料 | 财务制度 | 学生服务 | 内部控制与高校财务 
相关内容
通知公告
财务咨讯
关于安徽省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1-06-09 11:23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安徽省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有效应对宏观环境复杂变化,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全省财政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年度预算。

 

——创佳绩实现收支圆满收官。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实现2063.8亿元,比上年增加512.6亿元,增长33.0%,完成预算的119.2%。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实现1149.4亿元,增长33.0%。全省财政支出2583.5亿元,比上年增加441.6亿元,增长20.6%,完成预算的116.5%。省级一般预算收入180.7亿元,比上年增加43.7亿元,增长31.9%,完成预算的158.9%。省级财政支出552.5亿元,比上年增加88.3亿元,增长19.0%,完成预算的134.7%。税收对财政收入拉动作用明显,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5.6%,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区域财政发展良性互动,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淮南、蚌埠6市财政收入超百亿元,其中:合肥市财政收入476.2亿元;皖北三市七县财政收入229.7亿元,增长36.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6个百分点。支出进度继续加快,全省年终滚存结余78.6亿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70.4亿元,净结余8.2亿元。省级年终滚存结余31.5亿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31.1亿元,净结余0.4亿元。上述预算执行数字在决算编制汇总后,还会有些变化。

 

——谋举措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发展和转型同步,投资和消费共进,产业和区域并举,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持续增强全省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增加政府性投入带动投资快速增长;协议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6.1亿美元;支持省级融资平台协议利用国家开发行贷款117.4亿元;积极争取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9亿元,发行额度居全国前列,有力地保障了中央公共投资配套和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需要。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用足用活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兑付“四下乡两换新”产品补贴资金38.3亿元,财政补贴资金兑付率位居全国第一,拉动市场销售311.2亿元;安排促进外经贸发展资金4.6亿元,刺激进出口恢复增长,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安排25亿元,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统筹安排16.2亿元,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安排7亿元,支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投入6.4亿元,支持创建13家投资基金公司,撬动社会资本40.2亿元;统筹安排1.3亿元,用于对金融机构奖补,优化“三农”、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金融环境;安排1.7亿元,用于江淮、奇瑞、星马三大汽车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安排1亿元,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安排1.1亿元,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安排12.1亿元,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生态功能区保护,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安排5.4亿元专项补助资金,支持皖北三市七县加快发展;新增安排20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提高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皖北三市七县受益14.5亿元,占72.5%;安排20.5亿元财政强县和税收增长等奖励资金,鼓励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惠民生推动社会和谐建设。2010年,全省民生支出1096亿元,增长27.4%,占全省财政支出42.4%,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地方财力新增部分80%用于民生投入。其中:投入33项民生工程资金345亿元,占全省民生支出的31.5%。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统筹安排123.4亿元,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保障校舍安全工程资金需求,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职教大省和高教强省建设。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投入25.2亿元,提高优抚对象保障水平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进一步扩面提标;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分别为259亿元、63.9亿元、7亿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发放2.6亿元价格临时补贴和伙食补贴,帮助困难群体应对物价上涨。促进全民创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津补贴,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投入20.3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促进就业和住房等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安排就业资金20.6亿元,支持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就业;统筹安排47.5亿元,推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善群众住房条件。

 

——增投入加快城乡统筹步伐。2010年,全省“三农”支出842.7亿元,增长24.7%,高于全省财政支出增幅4.1个百分点。健全投入机制,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支持现代农业。安排1.7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和24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下达产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14.7亿元,促进全省粮油生产;安排2.7亿元,改造92万亩中低产田和建设25万亩高标准农田;安排0.8亿元,支持涡阳、利辛等皖北67.5万亩“高产高效吨粮田”建设;安排14.5亿元,支持农村交通、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及时兑现各项涉农补贴资金146.3亿元,增长21.2%,农民人均直接受益372元;安排扶贫资金9.7亿元,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安排9.6亿元支持农业政策性保险,为2163万次农户提供270亿元农业风险保障;安排2亿元,支持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安排2.9亿元全力支持春耕生产、夏粮抢收和防汛抗旱,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促进农村繁荣。安排2.6亿元,支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建设;投入4.6亿元,支持村级卫生服务设施和村级计生服务体系建设;投入19.2亿元,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投入8.8亿元,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安排14.1亿元,支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统筹安排16.9亿元,支持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省建设。

 

——重管理提升依法理财水平。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增创安徽财政工作新优势。在全省财政系统开展“学习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以“科学理财创先进,学习沈浩争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激发广大财政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和激情。全面加强管理基础和基层建设。扎实开展创建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分局)工作,建立“百名乡镇联系点”制度。正式启用财政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稳步实施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大力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和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扩大“惠民直达工程”试点范围。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完善政府预算体系,从上年起实现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报送省人大审查。建立提前通知对下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各级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出台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完善预算执行每月调度、上门协商、进度考核和支出责任制度,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继续扩大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范围。进一步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各项要求,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款出国(境)三项经费继续保持零增长。全面加强财政监督。确立“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监控”的财政大监督理念,积极构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新机制。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和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检查。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主动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年按时办结建议提案308件,办理质量和办复结果满意率进一步提高。

 

2010年,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财政改革发展发生喜人变化。

 

一是争先进位,财政收支规模五年倍增。五年来,坚持依法理财,立足跨越发展,财政实力跨上崭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全省财政收支累计完成6792.5亿元、8556.5亿元,分别是“十五”的3倍和3.2倍,年均增长25.7%29.4%,收支总量和增幅在中部地区和全国位次明显前移。财政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调控力明显增强,办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能力办的大事,办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并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财力基础。

 

二是主动作为,服务经济发展措施得力。五年来,坚持服务大局,推动加速崛起,财政宏观调控更加有效。紧贴财政政策走向,服务实施六大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有效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积极拉动消费需求增长,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后劲,特别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出台一系列保经济增长措施,及时安排25亿元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为安徽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台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力度空前。五年来,坚持民生优先,促进社会和谐,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一五”时期,全省财政民生投入3169.2亿元,年均增长33.8%。促进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全面覆盖,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体系全面构建,政府向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四是统筹城乡,推进强农惠农成效显著。五年来,坚持统筹发展,加大“三农”投入,公共财政支出更多普惠农村。“十一五”时期,全省财政“三农”投入2649.8亿元,年均增长30.4%;通过“一卡通”发放各项涉农补贴492亿元,农民人均受益1217元。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现代农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全面实施,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五是改革创新,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完善。五年来,坚持科学管理,转变理财思路,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构建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相互衔接的预算体系。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全面实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改善。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改革取得成效。财政“五五”普法顺利实施。财政依法理财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财政改革发展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人均财政收支水平偏低,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区域财政发展均衡性不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还不高,财政管理和监督有待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尚未健全,财政风险不容忽视;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继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财政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全省财政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建设发展型财政、民生型财政、创新型财政、绩效型财政、法治型财政,为实现全省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财政保障。

 

“十二五”我省财政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力争全省财政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五年实现翻一番;力争全省财政支出超过5000亿元,财政收支总量在全国位次进一步前移,人均财政收支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实施“超十过百进千”工程,即:到2015年,力争50个县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13个市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合肥市财政收入跨上1000亿元。政府间分配关系更加完善,财力与事权合理匹配,转移支付制度更加科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财政法制进程不断加快,财政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管理绩效明显提升。

 

围绕上述目标,“十二五”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设发展型财政,推动安徽加速崛起。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做好科学生财、聚财、用财的文章,健全财政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促进我省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二)建设民生型财政,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巩固提升民生工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点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建设创新型财政,增强体制机制活力。合理界定省以下各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快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贯彻和推进税制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

 

(四)建设绩效型财政,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规范预算编制管理,合理配置财政资源,进一步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明晰财政支出责任,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严格财政监督管理,健全监督机制,改善监督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管理制度,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五)建设法治型财政,推进依法理财治税。进一步健全财政法规制度体系,规范财政执法行为,推进财政依法行政。依法加强收支管理,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稳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加快预算公开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不断增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组织开展财政“六五”普法工作,提高依法理财能力和水平。

 

三、2011年财政预算安排和主要工作

 

综合分析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的各项因素,2011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安排好2011年财政预算,对于确保“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

 

全省预算:根据市县预算汇编及经济增长和财税政策变化情况,全省财政总收入计划2312亿元,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87亿元,增长12%

 

省级预算:省级一般预算收入143.1亿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减少37.6亿元,剔除上年一次性增收因素,同比增长10%。加返还及补助收入1119.8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亿元,省级预算总收入1279.9亿元。省级一般预算支出398.5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1.7%,加中央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安排支出143.2亿元,省级一般预算支出合计541.7亿元。加对下转移性支出738.2亿元,省级预算总支出1279.9亿元。

 

按照法定支出考核口径,农业、科学、教育支出增长比例均达到法律规定要求。

 

2011年省级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保平衡。认真测算各项财政收入来源,收入预算安排坚持积极稳妥、留有余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适应。统筹安排各项财政支出,坚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统筹省与市县分配关系,增强省级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集中财力办大事。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贴近中心,服务大局。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有限财力,重点支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启动“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依法理财重绩效。依法加强财政收支预算管理,确保农科教等法定支出增长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创新财政资金分配机制,推进项目评审论证和绩效评价工作,注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绩效管理和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上述原则,省级基本支出预算,坚持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完善预算供给政策,规范收入分配,共安排105.3亿元,比上年增加21.1亿元,增长25.1%。项目支出预算,坚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共安排293.2亿元,比上年增加49.9亿元,增长20.5%

 

2011年,除一般预算收支外,省级编制了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本年预算收入安排16.9亿元,上年结余2.6亿元;本年支出安排17亿元,滚存结余2.5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2.15亿元,其中:利润收入1.7亿元,股利股息收入0.3亿元,上年超收结转收入0.15亿元;支出安排2.15亿元,其中:资本性支出项目2亿元,费用性支出项目0.15亿元。

 

为圆满完成全年预算,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发挥财政职能,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有机统一。一是扩大有效需求。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和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增加公共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实施“861”行动计划,保障重点建设资金需要;大力拓展消费需求,落实消费促进政策,组织实施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等工作,加强流通体系建设,繁荣城乡消费市场;认真落实各项财税政策,积极推动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支持企业开拓境外新兴市场。二是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围绕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大力支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统筹区域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示范引导作用,强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大财力倾斜力度,促进皖北加快振兴,支持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黄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建设,支持皖西加快发展步伐,形成区域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二)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继续加大民生投入,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一是精心实施民生工程。在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今年民生工程项目调整为33项,财政预算安排资金388亿元。加快建立科学系统的项目选择机制、稳定多元的资金筹集机制、科学高效的协调推进机制、严格透明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民生工程造福于民。二是优先发展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断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提高高校生均拨款水平,努力减轻高校债务负担,支持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城乡学前教育,推动科教兴皖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实施。三是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完善就业扶持和援助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四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挥财政政策稳定物价作用,促进价格水平总体稳定,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标准,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扩大廉租房覆盖面,规范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推动各类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

 

(三)加大“三农”投入,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一是加大农业基础投入。坚持政府公共投资向“三农”倾斜,民生资金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全面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推进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一轮治淮重点工程建设。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大力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作用,促进我省农业增产增效。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补贴规模,健全农作物良种补贴制度,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坚持开发式扶贫,促进贫困农民增收。四是继续促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国家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五是创新服务机制。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深入推进“惠民直达工程”试点。

 

(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财政创新发展。按照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一是继续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统筹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明晰各级政府支出责任,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努力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清理归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加快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不断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全面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增强政府预算的完整性。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健全程序规范、内容全面、方法科学、公开透明的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制度,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准确性。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现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在市、县两级全覆盖。继续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三是积极构建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清理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在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条件下,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发挥财政投融资功能,逐步形成管理规范、风险可控、运行高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五)加强财政管理,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发展。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在全省财政系统组织开展“服务发展年”活动,不断提高财政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库建设,夯实预算编制的基础。继续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推动市县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依法加强税收收入征管,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全面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强化部门预算管理的主体责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机制。三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完善财政大监督机制,开展重大支出项目专项检查和跟踪问效,继续加强“小金库”专项治理。建立完善财政监督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稳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四是加强基层和基础管理。加强财政基础业务管理,推进“金财工程”建设。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数据的动态管理。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就地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充实完善乡镇财政职能,提高乡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继续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和财政部门内部基层单位建设。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已绘就,时代使命在召唤。我们将在省人大依法监督下,紧紧围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这条主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各项财政目标任务,为推动安徽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关闭窗口
马鞍山市地税局 | 安徽省教育厅 | 安徽省财政信息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安徽工业大学财务处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北路400号

电话:0555-2311685  邮编:243002